發改委發文推動東北冰雪經濟,提出加強滑雪服等產品研發生產 |
本刊記者-郝杰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推動東北地區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實施方案》,從冰雪旅游、冰雪運動、冰雪文化、冰雪裝備4個方面部署15項重點任務和具體舉措。
《實施方案》提出支持東北地區裝備制造企業聯合科研院所等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加強滑雪服等產品研發生產。有關地方應搶抓政策機遇,積極鼓勵裝備制造龍頭企業牽頭,聯合科研機構、高等院校、檢測機構,協同產業鏈上下游優質資源,探索建設冰雪裝備器材制造業創新中心,開展跨行業、跨區域產學研用檢合作,加強冰雪裝備器材基礎前沿、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和先進制造工藝研究,著力補齊短板、鍛造長板,不斷提升產品研制能力,推進產品迭代創新。
在創新冰雪文化產品方面,《實施方案》鼓勵推出具有冰雪特色的吉祥物、服裝、飾品等文化創意產品。
《實施方案》提出,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冰雪運動裝備器材特色產業園區,引進國內外龍頭企業,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明確了產業園區建設要求和方向目標。這將積極引導現有產業園區關注資源稟賦和市場差異,結合實際情況建立科學發展體系,有重點有步驟地引進國內外知名企業,提升行業影響力和引領力;引導中小微冰雪裝備器材企業積極關注消費者個性化和多樣化需求,著力發展專項技術、獨特工藝和特色服務等,做精品、創品牌,在價值鏈中形成難以替代的競爭優勢,培育一批專特精新“小巨人”企業。
標準是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的技術支撐,健全的標準體系、檢測認證體系為提升冰雪裝備器材質量水平、提高顧客滿意度和信任度提供了堅實保障。近年來,一批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企業標準完成制訂、發布實施,如滑雪板、高山滑雪杖、滑雪服、滑雪鞋、滑雪鏡、冰球運動護具等產品國家標準。但由于產業起步晚、基礎薄、龍頭企業少等原因,加之標準制定需要大量的數據積累和試驗論證,標準缺項還較多,亟需各有關方面借鑒國際經驗、加強檢測驗證能力建設,共同推進標準體系建設。
據介紹,2023—2024年冰雪季,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游客接待量分別增長222%、121%、192%,冰雪旅游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今年冰雪季,冰雪旅游供給將再升級,通過塑造文旅新場景、新體驗,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以黑龍江哈爾濱為例,當下其多處冰雪旅游景點的施工現場一片繁忙景象。其中,哈爾濱冰雪大世界迎來擴建,園區的面積由原先的80萬平方米,擴大到100萬平方米;另一處景點太陽島雪博也迎來全面升級改造,其規模將擴容至150萬平方米,并建設藝術雪雕260余處。
針對冰雪服裝,哈爾濱也有了產業發展的新規劃。目前,已有不少國內冰雪服裝頭部企業落戶哈爾濱。在這個剛投產的服裝產業園,一系列冰雪服裝已經完成了打版設計,未來還計劃推出5個系列上百款,預計年產量200萬件。
眼下,依托黑龍江高端鵝絨產地和冰雪服裝消費需求優勢,從防寒服裝到高端滑雪服、滑冰服,再到可穿戴智能裝備,黑龍江正以哈爾濱冰雪旅游為牽引,全力打造冰雪服裝產業鏈。
南方的冰雪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迅速,眾多冰雪項目相繼落地。比如,今年上海已建成超大規模的室內滑雪場,廣東深圳也將在2025年迎來占地約10萬㎡的冰雪中心。此外,據統計,目前四川成都的各類冬季項目場館已多達60余處,參與冰雪運動的人數超過200萬。
對于冰雪經濟,國務院辦公廳稍早前印發的《關于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7年,中國冰雪經濟總規模達到1.2萬億元;到2030年,冰雪經濟總規模達到1.5萬億元。 |
相關文章 |